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 煤電的搜尋結果,共339

  • 赴日注意!明年東京供電面臨「極度吃緊」危機

    赴日注意!明年東京供電面臨「極度吃緊」危機

    日本經濟產業省資源與能源廳於10月31日公布最新電力供需報告,預測 2026 年夏季東京地區電力供應將面臨「極為嚴峻」的挑戰。報告指出,東京地區的電力備轉容量率將在2026年8月降至僅0.9%,低於穩定供電所需的3%基準,恐成為近年來最嚴重的電力壓力期,住在東京民眾或旅日遊客,要格外當心。

  • 電力高速公路網 迎AI綠電時代

    電力高速公路網 迎AI綠電時代

     包括美國、歐洲國家在內,幾個西方大國今年多次傳出大停電事件,反而前些年經常出現用電荒的中國大陸,今年未出現大規模停電事件。大陸電力消耗全球最高,卻能保持供電穩定,與其先進電網系統陸續完工有關,由特高壓輸電線路組成的「電力高速公路網」,正把西部發的電源不斷送到東部人口、工廠與商業活動密集區。

  • 旺報社評》大陸八大創新系列四:電力高速公路網 迎AI綠電時代

    旺報社評》大陸八大創新系列四:電力高速公路網 迎AI綠電時代

    包括美國、歐洲國家在內,幾個西方大國今年多次傳出大停電事件,反而前些年經常出現用電荒的中國大陸,今年未出現大規模停電事件。大陸電力消耗全球最高,卻能保持供電穩定,與其先進電網系統陸續完工有關,由特高壓輸電線路組成的「電力高速公路網」,正把西部發的電源不斷送到東部人口、工廠與商業活動密集區。

  • 經濟部回函稱2028中火無煤「確有困難」藍委怒退

    經濟部回函稱2028中火無煤「確有困難」藍委怒退

    核三2號機5月17日除役,台灣正式進入非核家園,但台中火力發電廠火力全開,立法院會6月3日在藍白人數優勢下通過「2028無煤中火」建請案。不過經濟部回覆立法院稱「在穩定供電前提下,先增氣才有減煤空間,故有關立院決議2028年中火無煤確有困難」。國民黨對此相當不滿,因此於28日院會將此回函退回程序委員會。

  • 新北能源轉型成果交流論壇登場 邀國際專家尋解方

    新北能源轉型成果交流論壇登場 邀國際專家尋解方

    新北市為推動城市能源轉型,30日舉辦「2025新北市能源轉型暨無煤城市成果交流論壇」,匯聚德國、加拿大、美國、紐西蘭、印度及日本等地專家學者,攜手國內產官學界,共同交流能源轉型、空氣品質改善及城市淨零減汙共利治理策略,激盪永續未來新解方。

  • 減排目標缺乏雄心? 澳學者:每個人都知道中國會超額完成任務

    減排目標缺乏雄心? 澳學者:每個人都知道中國會超額完成任務

    據觀察者網報導,在聯合國氣候變化峰會上,中國公佈了新一輪國家自主貢獻(NDC)規劃:到2035年,全經濟範圍溫室氣體淨排放量比峰值下降7%-10%,力爭做得更好。非化石能源消費佔比達30%以上,風電和太陽能總裝機容量較2020年增長6倍以上、力爭達36億千瓦。

  • 習近平宣布綠能擴張6倍目標 反觀川普斥氣候變遷「騙局」

    習近平宣布綠能擴張6倍目標 反觀川普斥氣候變遷「騙局」

    中國大陸領導人習近平週三(24日)宣布最新氣候目標,承諾將持續擴大再生能源發電,預計達到2020年的6倍,但並未明確承諾提高再生能源在電力結構中的占比,也未提出削減煤炭使用的新措施,相較之下,美國總統川普則在演講中否定氣候變遷,稱其為騙局。

  • AI得諾貝爾獎 廖俊智:核融合是關鍵

    AI得諾貝爾獎 廖俊智:核融合是關鍵

     新核能技術近年備受關注,德國前官員23日指出,德國設定2045年達成淨零的目標,沒有核電依然是挑戰;環境部長彭啟明表示,全世界對於新核能仍在討論中,是可以期待的,台灣也不排斥。核能專家葉宗洸則認為,台灣的電力只能自發自用,比德國更需要無碳的核電,才能擺脫對火力發電的依賴,達成2050淨零目標。

  • 燃煤電廠老舊 溫室氣體年年增

    燃煤電廠老舊 溫室氣體年年增

     為避免燃煤造成空汙、危害人體,民進黨政府訂下2050年將火力發電占比降至20至27%目標,然審計部報告發現,台電燃煤發電機組每度電排放的溫室氣體4年來不減反增,還呈現逐年攀升趨勢。環團認為,中火、興達老舊機組導致碳排增高,呼籲政府盡速使其退場,能在2030年達到全台無煤。

  • 三三會林伯豐 籲推新核能

    三三會林伯豐 籲推新核能

     清華大學原子科學院長葉宗洸17日直言,能源安全等同國家安全,當歐盟都將核能列為綠能選項時,核電再起已是趨勢,台灣不能自外於世界潮流;他強調,不只是核三重啟外,核一、二也應於安檢後重啟,核四要續建,「核綠共榮」可以在台灣造一個永續安全的低碳家園。

  • 陸央企資產達91兆人民幣 10兆稅費入國庫

    陸央企資產達91兆人民幣 10兆稅費入國庫

    大陸近年積極鼓勵央企併購重組,並「做大做強」。大陸國資委17日表示,十四五以來大陸央企資產總額91兆元(人民幣,下同),所轄上市公司市值超過22兆元,分紅達2.5元,累計上交稅費超過10兆元;不只是維護資本市場平穩運行重要力量,更帶動有效投資進一步擴大。

  • 陸找礦大突破:發現10個大型油田、2個特大型鈾礦

    陸找礦大突破:發現10個大型油田、2個特大型鈾礦

    新華社11日報導,油氣與鈾礦實現重大找礦突破!在總結「十四五」找礦突破標誌性成果時,大陸自然資源部副部長、中國地質調查局局長許大純把能源礦產列在第一位。在此期間,大陸新發現10個大型油田、19個大型氣田。新增油氣儲量大幅增長,保障大陸石油穩產2億噸,天然氣產量超過2400億方。

  • 興達電廠爆炸   陳其邁怒喊「能源區域正義」:對高雄人不公平

    興達電廠爆炸 陳其邁怒喊「能源區域正義」:對高雄人不公平

    高雄興達電廠新2-2號燃氣機組9日測試時突然發生爆炸,引發各界關注,在野黨痛批能源政策失當,對此,高雄市長陳其邁表示,能源的區域正義非常重要,各縣市要用的電應自行負責,高雄有約30%電力送給外縣市,但無論環境衝擊或遇到意外卻全由高雄人來承擔,這相當不公平。

  • 卓榮泰要求台電釐清事故

     興達電廠9日晚間發生火警,行政院長卓榮泰已請消防署及台電人員即刻採取保護措施,避免事故擴大。台電公司董事長曾文生及團隊也將南下前往現場,卓榮泰要求經濟部及台電釐清事故原因、確保電廠安全。

  • 富邦金三子公司獲氣候相關財務揭露報告書評鑑優等殊榮

    富邦金三子公司獲氣候相關財務揭露報告書評鑑優等殊榮

     富邦金控致力協助台灣產業共同面對氣候變遷議題,自2021年率台灣金融業之先發佈首本氣候相關財務揭露報告書以來,已連續發佈五年、更三度獲BSI最高等級「Level 5+:Excellence」肯定,旗下子公司富邦人壽、台北富邦銀行、富邦產險於政治大學企業永續管理研究中心舉辦之「銀行與保險業氣候相關財務揭露報告書評鑑」中榮獲優等殊榮,寫下金控業最佳成績。

  • 《其他股》中鼎攜手三菱電力 拿下台電1547億通霄電廠更新案

    中鼎(9933)憑藉豐富的國內外電廠統包經驗與實績,與日商三菱電力公司(Mitsubishi Power, Ltd.)共同取得台灣電力公司「通霄電廠第二期更新改建計畫複循環發電機組設備及廠房與相關設施採購帶安裝案」,合約金額達1,547億元,創下中鼎承攬合約新紀錄。

  • 碳排大減53%!陸世界首台套660兆瓦燃煤機組啟動

    碳排大減53%!陸世界首台套660兆瓦燃煤機組啟動

    大陸央視新聞用戶27日從國家電投集團獲悉,世界首台套660兆瓦超超臨界雙拱型燃煤機組全部成功投運,標誌著大陸在高效清潔煤電技術領域實現重要突破。

  • 陸提2027行業碳排總量控制 挑戰仍大

     大陸作為全球最大碳排放國,持續推進減排政策。中共中央辦公廳、大陸國務院辦公廳25日公布政策意見顯示,預計到2027年,將對碳排放總量相對穩定的行業優先實施配額總量控制。但有報告指出,2025年上半年大陸煤電新增裝機容量仍呈現大幅增長,減碳目標面臨挑戰。

  • 川普揚言封殺新建風電、太陽能

    川普揚言封殺新建風電、太陽能

     美國總統川普20日在社群平台發文,矢言封殺所有新建風電與太陽能計畫,痛批兩者是推高電價的世紀騙局,這是川普首度將對再生能源的攻擊擴及太陽能。雖然官方數據顯示電價確實上漲,但美媒分析主因在於AI與資料中心需求飆升、燃煤電廠退役與基建不足。

  • 反核者可休兵了

    反核者可休兵了

     核三延役的五場辯論值得兩反思:情有愛憎,而憎者惟見其惡與愛者惟見其善,如唐朝魏徵的洞見;其次是尊重專業也與時俱進,因科學的垂直累積特性強而知識門檻高。範例是反方講台前「疼惜咱下一代」看板暗示用核就沒疼惜、核廢桶暗示其可怕。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